【浙江水利微信公众号】“八八战略”在身边⑤丨在金华,一滴水的分量可以有多重?

日期:2023-07-06 11:56:48 来源:​市水利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编者按

二十载光阴,是艰苦奋斗的轨迹;二十年岁月,是精彩蝶变的见证。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浙江水利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和发展耐力,立时代之潮头,发改革之先声,汇奋进之力量,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浙江水利”微信公众号推出“‘八八战略’在身边”专题,展现我省20年辉煌治水成就,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力。这一站,我们来看金华。

在金华,

一滴水的分量可以有多重?

从“山泉水”到“山泉水”   这滴水可以很轻

6月25日,仙源湖水厂。

清澈的安地水库天然水依次进入厂区折板式反应池、平流式沉淀池、砂滤池、清水池。然后,流入城市自来水管网,进入每家每户。

对自来水生产来说,这是最常规、最简单的净水工艺:加絮凝剂加石灰加氯,去除杂质、调节pH值至弱碱性、消毒,没有其他多余的操作。

“原水好,操作就简单。”说这话时,仙源湖水厂副厂长、从1990年开始就在自来水厂工作的金晖同样充满底气:即便是最简单的操作,从他这里出去的自来水,依然是金华人口中“有点甜的高品质水”。

这份底气,有数据支撑。

在距离仙源湖水厂12公里处,金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有个近2000平方米的化验中心,负责对金华饮用水“大水缸”的原水、水厂出厂水以及城市管网中自来水的全方位“体检”。

46岁的水质管理处主管方平已在这里工作了20年。20年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这个国家强制标准已经更新了好多版,检测项目也不断更替,但每个月拿到他手里的那份近100个项目的水质检测报告,却总是毫无意外地让他踏实。

“pH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以下简称国标)6.5~8.5,浙江省城市供水现代化水厂评价标准(以下简称现代化水厂标准)7.0~8.5,我们的安地水库原水6.6,出厂水7.2。

浑浊度,国标限值1NTU,现代化水厂标准限值≤0.1NTU,我们的原水为0.45NTU,出厂水为0.016NTU。

什么概念?此前有专家拿某品牌纯净水做过检测,浑浊度基本为0.06~0.08,我们的出厂水还要低于它。

总硬度,国标限值450mg/L,我们的出厂水仅为17mg/L……”

小编留意到,在这份检测报告上,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项目的数值差距特别悬殊,出厂水的检测数值都不到国标的十分之一。

“这些都是消毒副产物,是最新版的国家标准里特别增加进去的,但金华自来水厂的水,无论是仙源湖水厂还是金沙湾水厂,这些指标都非常低。”

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是原水好且水质稳定,金华“大水缸”各项主要水质指标优于国家一类地表水标准,因此生产工艺简单,不需要深度处理,“原汁原味,就像金华人说的,进水厂前是山泉水,出来还是山泉水。”

当然,另一个原因,在于水厂的净水工艺。占地面积98.65亩、设计日供水能力25万吨的仙源湖水厂,是浙江省首家能够实现净水药剂自动精准闭环投加的现代化水厂,自动化程度全国居前。从靠“手法和经验”变为所有设备实现“远程和自动”控制,也成为确保“山泉水”还是那份“山泉水”的关键。

3030名河湖长守护  这滴水可以很重

同一天,金华市婺城区苏孟乡苏孟村,皮肤黝黑的57岁村民丁文俊仔仔细细地沿着中干渠查看水情。

经历了此前三天的连续降雨,渠里的水看着有点浑浊。但他很淡定:每回下大雨都这样,上游下来的水大,底部的泥沙会泛上来,到明天就会清了。

中干渠,南起市级最美河流梅溪的铁堰,北至湖海塘,全长3.6公里,是金华“小西湖”湖海塘的主要水源。

苏孟村境内这段,约2公里。作为这2公里中干渠的巡河员,从2020年开始,丁文俊每天都要沿着渠边来回查看一趟,风雨无阻。查看水位高度和水质变化,对漂浮物、白色垃圾等及时进行清理,对玩水、洗衣服或是电鱼药鱼的第一时间阻止,遇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中干渠的水质直接影响到湖海塘的水质”。

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孟村人,丁文俊对中干渠了如指掌,有多少个埠头、两旁种了多少棵湿地松、周边田里的苗木又是谁家的。“80年代的时候,半个村的人都在这渠里洗澡,以前村里人洗菜洗衣服也都在这里。”他说,曾经有段时间,受附近养猪场偷排废水混入等影响,中干渠的水质很差,不光发暗发黑,还有很多小虫子,“治理之后明显好了,去年村里建了生态洗衣房,村里人的衣服也都不在这里洗了,现在中干渠的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水以上,我们的任务就是守住、保护好。”

正说着,他弯腰捡起了一个小小的包装袋。“村里人现在也都有保护意识,但有时候会偷懒,到田里打药的时候农药包装袋就顺手扔在埠头边了,很容易被风吹到渠里去造成污染。”

在金华,每条河都有一个像丁文俊这样的“护河卫士”,每一滴洁净水的背后,都有无数“护河卫士”的付出。

市治水办数据显示,全市共有3234条河道(段)、797座水库,总计配备3030名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400余名河道警长,在金华的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河湖管理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这六大河湖管护的任务中各司其职,每一项任务都有具体措施。

他们就像是一张织得密密的防护网,为浙中好水保驾护航。

二十年数说成效  这滴水将继续甘洌

二十年来,金华治水治出了绿水青山好生态,治出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今年以来,金华水环境继续高位改善,全市47个干流地表水断面连续7年三类水质达标率100%,市界出境断面考核连年优秀,并列全省第一;全市11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到并优于二类,其中6个达到一类,比去年增加2个,市区饮用水源连续7年稳定达到一类,成为全国首批12座“达到治理目标、黑臭水体消除比例100%”的地市。

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和省水利厅公布了2022年全省各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结果,金华市及各县(市、区)均为优秀,是全省仅有的3个全优秀的设区市之一。

省水利厅、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公布2022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金华蝉联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