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今年以来,永康市以服务民生为抓手,全力推进市域范围内的泵站、堰坝和水闸等小型水利设施改造,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供水效率和抗灾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助力美丽乡村振兴。
一是实地指导,强化项目管理。永康市水务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的泵站、堰坝和水闸现状逐一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工作清单。施工期间,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服务,严格管控民生项目的建设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与镇村干部沟通解决,保证民生实事项目真正落实到位。同时,对老化设备、管道进行维修养护和更换,完善管护制度,落实管理人员,保证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列入省级水利民生实事任务的19座泵站、堰坝和水闸改造任务已于6月底全部完成。
二是科技赋能,助力提质增效。改造后的泵站不仅提高了泵提效率,增加了泵提量,满足了更多的农田灌溉需求,还升级了水闸与控制设施,实现智能手机远程控制。放水员在田间地头观察用水需求后,可及时通过手机操作开关,快速调配用水,极大提高节水效率,在旱季有效保存水资源。更新后的泵站农田受益面积覆盖更广,保障了5000余亩农田的灌溉需求,改善了近2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干旱时期农田用水的需求。
三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工程。在改造过程中,该市水务局工作人员也对相关镇(街道)进行了走访调研,并与镇村干部沟通泵站改造事宜,指导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美丽村庄建设打造特色微景观。如舟山镇下东桥村堰下坑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不仅融入了当地条石文化,又提供了村民急盼的休闲驿站;东城街道的兰街村泵站原址为村粮仓,更新后保留了圆形粮仓的特色,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留存了村民的集体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