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12日电 (张益聪 毛米罗 洪叶子)近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桃溪镇上江村突发强降雨,1小时最大降雨达59毫米,引发当地山洪灾害。灾害第一现场,声光电山洪预警设备实时监测水情,到达预警线及时发出警报,提前疏散受灾民众。
此前,为加强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让当地民众第一时间能接收到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浙江省金华市建设了615套声光电预警设备,提高预警信息化、自动化,并实现小流域山洪灾害高风险村落监测预警全覆盖,为山洪灾害增加一道“智慧”防线。
时间回到灾害前,通过智慧防洪系统,武义县水务局于灾害发生前就监测到了相关异常数值,并以发送短信、电话叫应等多种方式向镇、村干部示警,提请做好转移避险工作。
与此同时,声光电山洪灾害预警设备则“站岗”在水情一线,随着河道水位上涨,触发该设备阈值,报警声及时响彻上江村。
“听到警报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已经准备好相关物资、工作,立马安排组织村干部入组上户,将村民迅速、安全转移。”上江村山洪责任人说,通过村广播进一步传播消息,村民在灾害发生前就进行转移动员,所以大部分百姓的情绪非常稳定。
记者了解到,除了4名处于低洼地带、行动不便的村民被提前撤离至集中安置避灾场所,其余村民就近就高转移,保障了危险区内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于预警及时、转移到位、管控有效,成功避免了危险区112名常住人员因灾伤亡。
金华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小流域山洪是水利三大风险之一,风险区涵盖金华市70%以上面积,具有“难度大、时间短、防御难”的特点。
从监测水位异常到安全转移民众,“黄金十五分钟”一直是困扰救援的艰巨任务。如今,通过水位监测设备联动声光电预警平台,以大数据“跑腿”,防汛指挥部可以及时做出相映救灾决策,并组织人员第一时间深入预警危险区一线。
据介绍,金华市小流域山洪预报预警采用“预报、监测、现地”三种预警方式互为补充、递进式预警、各部门应急联动的机制。
具体而言,一旦有强降雨预报,水利、气象会商后即及时向公众发布“预报预警”;降雨开始后,山洪预警平台会根据实时监测雨量、水位及预警阈值自动向相关责任人发送“准备转移”、“立即转移”等“监测预警”;全域山洪高危险区村落声光电设备,若监测到水位超过预警阈值,会自动启动警报发布“现地预警”。
下一步,金华全域615套小流域山洪灾害声光电预警设备将继续发挥作用,并以此建立起上下游、多村庄预警设备关联机制,逐步形成山洪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网络,做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转移避险,切实为危险区域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