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发布】金华今年梅雨季会怎样?事关防汛、抗旱……这场发布会权威回应!

日期:2023-06-01 15:58:36 来源:​市水利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5月31日,金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水利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骆红旭,市水利局党委委员汪展,市水文管理中心主任陈航介绍金华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市水利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骆红旭介绍,金华即将进入主汛期,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将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金华市水旱灾害防御总体情况较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金华各地建成了大量的水利工程,现有水库797座、在册山塘3084座,总量均约占全省五分之一。最近十年,没有发生水库垮坝、重要堤防溃决,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水利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水旱灾害防御的不利因素:

一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河流纵横遍布,属钱塘江、瓯江、椒江三大水系。梅雨季常出现暴雨洪水,夏秋季易受台风影响,秋冬季会出现连续干旱。

二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偏低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1.73亿方,人均水资源量不到1300方,低于全省(1700方)和全国(2100方)平均水平。

三是水利工程面广量大规模小

受资源环境等约束,金华缺少大型控制性骨干工程,797座水库总库容19.56亿方,只占全省的4%;金华江流域16座大中型水库防洪库容1.08亿方,仅占钱塘江流域主要大中型水库防洪库容的5.2%;全市山塘分布广,总库容仅0.96亿方,承担农灌等任务却较重。

始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

多腾出防洪库容有利于有效防御极端强降雨,但金华水资源紧平衡的不利条件要求我们尽可能多蓄水,充分利用好水资源,包括洪水资源,严防旱涝急转。

为此,金华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一是优化防御工作体系

各级水利部门健全指挥体系,压实防御责任,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趋势,强化部门会商,优化全链条工作流程,贯通“雨情、水情、工情、险情”防御,强化“预报、预警、预案、预演”工作,完善工作规则、防御预案、控运计划、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及时发布预警、启动应急响应,提高调度指挥保障能力。

二是完善风险动态研判管控机制

重点围绕“超标准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和防汛防台“八张风险清单”中的小流域山洪灾害、山塘水库河网风险的管控要求,加强风险动态研判、识别提示、预警发布、管控措施,提升风险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滚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

4月15日入汛前,根据水利部、省水利厅部署,金华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累计检查排查水库、山塘、堤防水闸、在建水利(涉水)工程、小流域山洪重点村落等5800余处。入汛后,各地滚动开展安全生产和防汛防台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四是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切实加强水利工程日常巡查监测、安全鉴定,鉴定为病险的水库原则上空库或降低水位运行,积极推动“千塘百库”除险清零行动,2023年计划完成水库加固77座、山塘治理1343座,全面完成2021年7月前鉴定为病险的水库、山塘清零;2021年7月后鉴定为病险的水库、山塘,滚动开展动态清零。

五是重点加强小流域山洪防御

持续动态复核全市山洪重点村风险区防御对象清单、预警阈值,维护山洪声光电预警设备,进一步完善了小流域山洪“预报、监测、现地”三种预警方式互为补充、递进式预警、各部门应急联动的机制;全市组织开展应用培训14期近3000人次,覆盖全市山洪灾害防御基层责任人,提高责任人知责履职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是提升数字赋能水平

近年来,金华水利系统紧盯水旱灾害防御风险,积极开展感知设施和数字化平台应用建设。水利部试点“数字孪生兰江流域”入选省数字专班优秀案例集,东阳横锦水库数字孪生项目入选水利部推荐应用案例,“小流域山洪预警与应急联动应用”获省水利厅和省大数据局联合发文推广应用。今年以来,水利、气象战略协作进一步深化,各部门数据融合、共享持续深入,“浙里九龙联动治水金华节点”项目将进一步贯通省市县平台,有力促进金华市水旱灾害防御实时智能研判、预报预警、智能调度水平。

发布会上

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

问:水库安全运行是防汛重中之重,请问水利部门如何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金华市水利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骆红旭:

水库安全是水利防汛的重中之重,是必须坚决牢牢守住的底线。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压实安全管理责任。汛前,市、县两级按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逐座复核更新并公布797座水库的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明确各责任人的职责及履职标准,组织开展各责任人业务培训,提升其履职能力。水利部门通过平台检查、电话抽查、现场督查等方式,滚动开展责任人履职到位情况监督检查。

二是完善各类方案预案。汛前,完成水库控制运用计划审批和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备案工作;修订完善水库监测预报预警方案、安全应急预案和放水预警方案;组织开展方案预案抽查、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查漏补缺,锻炼队伍,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三是滚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4月15日前,在各水库管理单位、第三方运维单位及水库主管部门、产权人自查的基础上,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组全面普查,市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检查、抽查、督查,发现的问题录入监管平台,跟踪闭环销号。入汛后,结合全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市、县两级水利部门滚动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并开展县级相互咬尾检查。若遇有强降雨预报,水利部门还将组织开展重点防御对象特别检查。

四是扎实推进水库系统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市水库按“道路通、电力通、通信通;有人员、有资金、有制度、有预案、有物资、有监测设施、有放空设施、有管理房”等“三通八有”要求,全面开展系统治理,提升防御基础条件。病险水库则尽快除险销号。

问:当前,金华正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攻坚专项行动,全面排查防汛防台隐患,水利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金华市水利局党委委员汪展:     

金华市、县两级水利部门闻令而动,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水利特点,有针对性地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拉网式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大清零行动,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堵漏洞、补短板、除风险、保安全,进一步夯实水利安全基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统一指挥、专班运作。专门下发了《金华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水利局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工作专班,局领导班子分工联系各县(市、区),带领技术骨干下沉各地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各业务条线落实力量,滚动开展水库、山塘、堤防水闸、小流域山洪、在建水利(涉水)工程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各级水利部门、水管单位对域内各类水利工程开展全覆盖自查抽查和咬尾交叉检查。

二是清单管控,闭环整治。对于集中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及时会商研判,按照“问题、责任、措施、时间”建立四张清单,分类分级管控;风险隐患按照“谁发现、谁录入、谁跟踪”的原则,及时在数字化监管平台闭环销号。

三是突出重点,管控到位。为有效防范“超标洪水、水库垮坝、小流域山洪”三大风险,金华市主要江河均已开展洪水预报,并与衢州、绍兴等上下游地市共享水情信息,开展联合调度;紧盯病险水库山塘安全度汛,全面加强汛限水位管控。小流域山洪防御难度大,始终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汛前我们重新核定了全市1211个山洪重点村防御责任人、预警关联站点、预警阈值;若有强降雨预报,水利、气象会商后即及时向公众发布“预报预警”;降雨开始后,山洪预警平台会根据实时监测雨量、水位及预警阈值自动向相关责任人发送“准备转移”、“立即转移”等“监测预警”;全市山洪高危险区村落已安装600余套声光电设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若监测到水位超过预警阈值,会自动启动警报发布“现地预警”。各重点村均配备卫星电话、应急发电机、排水泵“三大件”及头盔、电筒、防雨护具、救生衣“四小件”等防御物资。

四是加强培训,夯实基础。组织开展全系统安全生产业务培训,集中学习《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水利工程应急抢险》等课程;组织水利工程“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山洪灾害防御基层责任人开展相关平台及“山洪来了”等应用使用培训;开展水利工程白蚁危害防治培训和蚁害大普查行动,建立完善白蚁等生物侵害等防治长效机制;协同省水利防汛技术中心开展水利抢险技能训练并进行抢险技能比武,金华、兰溪两支抢险队伍参加全省水旱灾害防御演练,进一步提升抢险队伍实战能力。

问:去年出梅以后,金华市遭遇连续高温少雨天气,今年预测情况会怎样?水利部门将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金华市水文管理中心主任陈航:

金华年均降水量1528.2毫米,远高于全国平均640毫米,但金华人口已超过700万,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的近4.43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为克服自然禀赋不足,经几代人的努力,金华市建成了数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的水库,并特别注重水源保护,积极推进城乡同质供水,水成了金华的金名片。目前金华全市城乡集中供水人口684万余人,农饮水供水人口26万余人,群众用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据2021年浙江省水资源公报,金华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估百分百优秀,其中市本级沙畈、金兰、安地3座水库及东阳横锦、武义源口等水库水源水质达到I类。

根据水文、气象预测,今年我市梅雨期接近常年或偏短,梅雨降水量较常年略少。因此,仍要注意防范干旱。

主汛期在即,我们始终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

一是坚守安全底线。始终坚持警钟长鸣,加强值班值守、监测预警,确保水利工程安全。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依托气象精准预报,充分发挥水库拦洪蓄水兴利作用,科学调度、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先生活后生产,协调发电、供水、灌溉和生态用水之间的关系。

三是提升基础能力。加快水库山塘除险清零、农饮水厂改扩建,提高城乡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积极推进浙中城市群水资源配置等水网工程建设,争取境外引水,通过打通金兰、东义浦、永武磐三大区域配水网,构建“跨区域骨干水网、三片区引配水网、城乡水资源配置网”的“三层次”配置网络,解决全市水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

四是加强节水宣传。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特殊节点,通过发送节水短信、联合开展“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现场开展宣传活动、快速公交车载电视及候车亭灯箱媒体进行专项宣传推广等多形式面向公众对防汛抗旱、节水保水的知识科普进行宣传。

在这里,我们也再次呼吁广大市民共同守护水环境,爱水、惜水、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