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专栏】兰溪:河湖长打出组合拳 实现后地檀树渠成功逆袭

日期:2022-11-25 14:56:44 来源:​兰溪市河长办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后地檀树渠作为兰江乡级支流,是云山街道范围城市内河之一,发源于后地村溪塘,在黎明村檀树汇入兰江,河道全长2.7千米。该渠道主要用于防洪排涝、沿线村农田灌溉,属于季节性河道。夏日里的后地檀树渠,河水清清,婉转流淌,很难看出,这里曾是一条季节性“叫渴”的河道。近年来,后地檀树渠县、乡、村三级河长联动,牵头督促、积极协调,通过生态补水、疏浚,填补砌石细缝等措施,重现河道生机,有效提升河道水面景观,改善河道水质。

一是系统剖水,解决河道长期性“叫渴”。近年来,因城北区块多处房产开发切断了后地檀树渠上游水系,除了汛期、暴雨天河道有水,河道基本处于干涸状态。为解决缺乏活水,自净力弱的问题,各级河长群策群力,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县级河长市领导多次赴现场巡河指导,乡级河长召集水利、农业等有关部门召开整改协调会议,商定整改方案,村级河长密切配合,扎实做好工作。根据兰溪市2022年总河长第1号令精神,县级河长签发檀树渠整治1号河长令,云山街道因地制宜,统筹分析路线、造价、技术难度等,决定采取引兰江水“反哺”河道措施,增加生态流量,实现水清河畅景美,提升河道水体活力。

二是生态补水,改善河道间接性“断流”。为解决河道零基流的问题,专门组织云山街道乡级河长研究问题,采取就近从兰江集中调水,通过新改建黄湓机埠、埋设水泥引水管道1.25公里等举措,将源头活水引入后地檀树渠,重新打通水系,变断头河为循环河,从而彻底解决间接断流问题。该工程的实施将水资源“置换”给生态和农业,既解决了长期性缺水“解渴”问题优化水质,又缓解农业供水紧缺状态。此外,多管齐下,把“污水零直排”延伸到该领域,对沿河3家餐饮店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污水接入市政管网,并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河道底泥、污染物进行清除治理,使之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进一步提升河道排洪防涝能力,改善水环境。

三是科技助力,提升河道智能化“管理”。当前传统河道巡查成效已不能满足后地檀树渠的管理要求。面对后地檀树渠河道管理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云山街道为实现实时掌控河道动态,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河道水面漂浮物增减、河道周边人员活动等情况,借助人工+智能监控的科技手段,查看管理河道周边临时菜场及环境状况,发现问题立即予以处置。同时,利用好公众护水平台,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河道治理保护,共同打造智慧治水体系。通过多方联动,推动河道管理智能化、精细化,确保问题不反弹,实现河道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让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兰溪市河长办

审核人:葛云宝

审批人:潘旭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