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南国 利泽八婺”大型系列报道圆满收官
以水为媒,解读八婺大地流动的文化密码

日期:2021-08-04 11:51:57 来源:​金华日报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引 言】

一道堰坝,历经千年变迁;一口古井,见证人间烟火;一座水库,灌溉万顷良田……

今年3月16日,由金华开发区、金华市水利局、金华日报社主办,金华金开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水通南国 利泽八婺”大型系列报道正式推出。这组报道从人文的视角,探访水利项目,挖掘水利故事,传承治水精神。截至上周,共推出20期近10万字的报道,同时配发精心制作的视频新闻,力求更好地挖掘金华丰富的水文化资源,全面展示我市水利领域的建设成就。

从初春到盛夏,记者实地探访古代堰坝、山塘水库的水利奥秘,追忆挖掘自强不息、区域协作的水利故事,剖析解读“五水共治”、通江达海的金华实践……通过采访,我们惊喜地看到,水利之便催生生产生活的动人景象,阡陌之间亦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故事。小至一口古井,大至航运工程,既是先民与后代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亦是八婺大地绵延不绝的文化财富。

(记者 孙媛媛)

唱响新时代的《婺水谣》

□金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张旭辉

我愿变成大地的孩子

金华是我的母亲

我是蓝天的倒影

婺江是我的生命

行云流水《婺水谣》,唱出金华人的胸襟与情怀。

当梅溪的一滴滴水变成照亮城市的一束束光,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在浙中大地不断谱写着新的诗篇。百年华诞之际,金华开发区与金华市水利局、金华日报社联合推出的“水通南国 利泽八婺”大型系列报道,也恰如婺江两岸的璀璨灯光,把金华充满希望的现在和未来,一一点亮。

从以白沙溪三十六堰为代表的古堰,到婺江及各支流的治水工程,从“五水共治”到幸福河湖,金华造就了七夺大禹鼎的荣光……在这组《金华日报》记者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创作出来的水文章中,不难发现——水的利用史,更是一部治理史。一部《婺水谣》,往大里说,是探寻人类治水的漫长历史,揭示水资源背后的大国兴衰;往小处说,是梳理八婺文化肌理,挖掘金华精神脉络,激发昂扬的斗志,勾起浓浓的乡愁。

这恰恰是金华开发区要打造玉泉溪水文化主题公园的初衷。

作为山嘴头未来社区争创全省未来社区示范区的点睛之笔,玉泉溪水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方案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计划今年9月开始分段施工。公园以水电文化和智慧科技为主题,通过自然山水带、街道生活带、邻里社区带串联山嘴头未来社区,打造省级未来社区标杆,推动形成“五溪润城”“七星伴月”的江南城市格局,实现现代都市人“出则繁华、入则宁静”的理想追求,唱响新时代的《婺水谣》。

展示水利建设成就 挖掘水利文化内涵

□市水利局局长 金时刚

《金华日报》推出的“水通南国 利泽八婺”大型系列报道是一组积极践行“四力”、挖掘水利内涵、增强文化自信的用心之作,也是近年来我市关于水利领域最系统、最深入的一组大型系列报道。

这组报道每期均以整版形式呈现,内容翔实、文字鲜活、版式精美。同时,融合图片、视频等元素,在金华新闻客户端及金报集团各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令人耳目一新、一目了然。采访期间,《金华日报》记者多次前往各县(市、区)水务局、一线水利工程、档案馆、博物馆,翻阅史料、实地调查,将一个个水利亮点汇点成线,变专业表述为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让不懂水利的读者可以轻松读懂,实实在在感受到水利文化的深厚内涵。通过20期专题报道,分类梳理了我市水文化脉络,深刻挖掘了我市丰富的水文化资源,以点带面展示了水利领域的发展历史和建设成就,充分体现了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多个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充分体现了水利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充分体现了水利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水利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益求精的创业实干精神。


水利而万物生

城市因水而起,缘水而兴。这次水文化系列报道,我参与了两个点的采访,走的是村野江湾——李渔留下的水利遗产、衢江兰江全线通航重圆金华人的“通江达海”梦,这种针对性极强的走读细致而深刻,回忆起来依然鲜活生动。

我去过兰溪夏李村好多趟,这次只看坝。370多年前,36岁的李渔从金华城回到故里,当了几年“祠堂总理”(村主任),自誉“山中宰相”,上任第一事便是为农田灌溉而筑坝挖渠。夏李村的水至今依然内外连通、流动有活力,这是李渔治水的高明之处。

金华江、兰江到下游的富春江、钱塘江,历史上就是一条“黄金水道”,50多年前金华的水路航运一度沉寂。近年来,衢江兰江航运开发启动,2019年恢复通航,江上汽笛声声、船来船往,一派繁忙景象。一条水路,百年舟楫,航道开发正让金华水运繁华重现。

不同的水利工程,其规模、用处、创意等各不相同,但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毕竟水是流动的、满盘的、系统的。上善若水,水利而万物生——这是这次采访给我的最深印象、最大启发。 (记者 叶骏)

用脚走出来的采访

不同于平时规定了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的工作,参与“水文化”系列报道的记者,在接到任务时,拿到手的只有一个主题(比如我做的这一期,拿到的任务是“商埠文化”4个字)。

怎么阐述这个主题,拆解成哪些方面,采访哪些地方,寻找什么样的人来做采访,怎样设置写作逻辑,以什么样的速度来推进,都是由记者自行决定的。这就带来了采访和写作上的高度自由,也使最终呈现的稿件能够尽可能地贴近采访对象的原初状态,使之更有真实性和人情味。

“水文化”的采访遍布金华各个县(市、区),而每一个点都需要记者到达现场,置身于环境中,与当地人面对面地交流。可以说,这是一次“用脚走出来的采访”。真实是最有魅力的,而记者只是用自己的眼、耳、鼻、舌去替代读者感受那一份真实,并用文字、影像的方式把它传达出来。但想要还原那份真实,并不容易,必须有足够多的时间沉浸其中才行。正是因为“水文化”系列报道别具一格的设定,才使采访过程有了足够慢的节奏,最终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新闻作品。 (记者 金璐)

弘扬水文化人人有责

前段时间,77岁的武义县仓部堰村村民徐国相联系记者,他说:“能帮忙找几份仓部堰报道的报纸吗?我们计划报省水利厅,想争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徐老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村民,但是对家乡的文化特别重视。在他眼里,这座堰头无处可寻的堰坝就是村里的文化标志,他每天一有空就去村里的出水口逛逛,找到一些野路观察涵瀛的通水情况,饭后就去离家50米的仓部庙打扫一番。如今,对那些通往水渠的小路,他都了如指掌。

当我们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历代水利人的辛勤劳动时,其实还有一批对村子和当地水文有感情的村民在努力传承水文化。

如今,随着人们对水资源保护、利用越来越重视,水文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将越来越宽广,这使我感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重担。只有大力宣传、推广水文化,让社会多了解、认识水文化,才能不断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记者 余菡)

感受水文化的魅力

这次有幸参与“水通南国 利泽八婺”大型系列报道,有压力更有动力,学到很多水利领域的新知识。在20期报道中,我独立采写了《蜀墅塘:义乌最早水利工程 至今仍福泽一方》《中国水电十二局基地缘何落户金华?》两篇,让我对文化兴水、水兴文化有了更多的感悟。

蜀墅塘是义乌最早且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有科学的水利灌溉系统和水利管理方式,曾被国内多位水利专家称赞“与都江堰有异曲同工之妙”,建成至今800多年仍在发挥作用。我跟着水库管理人员回溯了其建设历史,一一走过源头、主体和最终汇流之地,听河道两岸的乡村、集镇居民讲述当地的孝义文化、忠勇文化、商埠文化等,不禁赞叹“城以水兴,山因水而秀;景以水美,人因水而灵”。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水电十二局”)金华基地位于白龙桥,是浙江最大的基地。采访中,每每站在基地建筑新旧交替处,犹如穿梭时光,感受着金华的与时俱进,十分奇妙。

我想,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理解水文化,认识水文化,研究水文化,弘扬水文化,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课题。 (记者 夏斌婷)

激发人们懂水爱水的热情

“上善若水。”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也是我对本次参与采写水文化系列报道最真切的感受。不论是浦江水仓,还是金华山双龙水电站,抑或是水利老物件,无不让我感受到金华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水文化。

在浦江,河塘、泉井、堰坝等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在采访时,我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在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传承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孕育出了万年上山文化、千年郑义门孝义文化等,其功劳不可谓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浦江水仓正在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相信它必将成为金华水利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

在双龙水电站,我沿着毛主席的足迹探访。这座承载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红色精神的水电站是全国第一座高水头水电站,不仅缓解了金华用电问题,还引领我国小水电进入史无前例的高峰期。如今,双龙水电站已成为红色文化的符号,弘扬着新时代水利精神。

我想,水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的一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弘扬水文化对当下水利建设意义重大,既能激发人们懂水、爱水的热情,也有助于构建新时期友好有序的人水关系新局面。

(记者 季俊磊)

奇妙的水奇妙的感觉

水是寻常的,有用的,也是柔润的,奇妙的。

20期报道中,我独立采写《最忆江南井 静诉悠悠情》《日饮一瓢沙畈水 不辞长作金华人》《穿越时空老照片 重温金华“水”历史》3篇。

水井是古人生活中的重要供水设施,也是一座村庄、一座城市的见证者。2020年,浙江古井“完整报告”出炉,金华现存的古井共850口,在全省排第三。在春天,我走近一口口古井,追寻一段段精彩的地方故事。

金华城区的自来水水质居全国前列,自来水也成了这座城市的一张“金名片”。拧开水龙头,就是一股清流。金华的水,令金华人自豪,也令外地人羡慕。在夏天,我从水的源头开始,采访水库、自来水公司,探寻优质水是如何流进千家万户的。

老照片这期,做得尤为艰难。因为照片历史悠久,有些照片上的人、事找起来都很困难。不过,当真的找到主人公,那种感觉非常奇妙。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有一段值得珍藏的时光。 (记者 唐旭昱)

治水利千秋 精神一脉传

采访中,我重走了东汉初卢文台创建的白沙溪三十六堰,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金华的第一批小水电站。通过采访,我真切地感受到,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勤劳朴实的农民群众,还是专业内行的水利工作者,都起早摸黑,长年累月战斗在水利工地上,从而有了金华水利建设的一路突飞猛进。

这群老水利人几乎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在世的屈指可数,且已是八九十岁高龄,可当他们忆起自己亲历的那些水利发展时光却依然记忆犹新,说起故事来还是眉飞色舞。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们终其一生从事水利事业的初心与恒心。在八婺大地源远流长的治水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水为魂的水利精神,这种精神力量的传承、发扬、光大,正在不断演绎着水文化的人文之魂。

(记者 章馨予)

用镜头记录水文化

在这组系列报道中,我用镜头记录着水文化的历史与发展,从古代的水利工程,到近现代的发电设施,看见了不论干旱还是降雨丰沛之时都保持一定水位线的古井,也见识了古堰惠千年、世遗天下知的白沙溪三十六堰,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水孕育的强大生命力。

我在古村落拍摄各种古代的水利建筑,在双龙水电站拍摄全国第一座高水头水电站,沿着毛主席的足迹探访,从一张张照片中了解它的过往,再用自己的镜头记录过去与现在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些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记者 韩东儒)

从古至今的共处智慧

在这组系列报道中,我负责金华古村落的特色灌溉系统和金华“五水共治”两个选题。这两个选题一古一今,讲的都是人与水的故事,都体现了其中和谐相处的人类智慧。

人类临水而居,作物因水而生,我市各地的古村落灌溉系统各具特色。走进被水润泽的汤溪镇,这里有两个六七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寺平村和下伊村。两村的古堰均有600多年的历史,穿村而过的活态水流更赋予了古村落灵动的生命力,村民至今还在享受古灌溉系统带给村里的特殊福利。

村民在古堰里洗衣洗菜,古堰的水又引入池塘和粮田,眼见之处即是丰产丰收。在这里,我看到环村堰渠延续着农耕文化,也感受到水利文明推进着乡村振兴。

金华人与水共处的智慧让人骄傲。今年5月,在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推进会上,我市捧回全省首次颁发的“五水共治”最高奖——“大禹鼎”金鼎。

这座沉甸甸的金鼎,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收获和喜悦,也是“五水共治”优异的金华答卷。这背后,是顶层设计高标推进,是八婺争先抓铁有痕,是民心所向众志成城。金华与水的故事,是柔软的,也是有力量的。 (记者 孙媛媛)

水路亦诗路

写完“诗路金华”之后写“水文化”,最后,从诗歌文化的角度给“水文化”系列报道结尾,这挺奇妙的。

没有铁路没有公路的古代,水路是古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古代的诗人们往往身份多元,有官员,有小吏,有游侠。他们从金华的河流上经过,或为官,或路过,或者只是为了看看风景。触景生情,就有了诗,于是水路也成了一条诗路。

不仅是江河,在金华古代的水利设施里也总能找到诗意。义乌的蜀墅塘,元代隐士金涓在此隐居,写下《蜀墅头》,清幽闲散画面如在眼前。李渔坝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古代斜杠中年李渔的杰作。

距八咏楼不远处还有一口休文井,和沈约有关,因沈约骑毛驴路过饮水而得名,是府学学子的饮水井,民间又称为状元井。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探寻一番。 (记者 章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