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南国 利泽八婺⑯】穿越时空老照片,重温金华“水”历史

日期:2021-07-05 10:16:29 来源:​金华日报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记者 唐旭昱 文/摄 (除署名外)

引 言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有一段值得珍藏的时光。

金华的水文化源远流长,老照片记录的过去某个瞬间,能唤醒我们的共同记忆。

①大兴水利赶工期 人力机械齐上阵

“老方,又来啦。”

“是啊是啊,在家也没事干。”

81岁的方根全退休已21年,但只要有空,他都会到山口冯水库转一转。水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很熟悉他,“老方就是从管理处退休的”。方根全笑笑说:“大半辈子都在这水库,有感情。”

这张拍摄于1978年的老照片,就是山口冯水库当年的建设场景。方根全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照片里,但一定是在工地上。

山口冯水库位于金义新区(金东区)赤松镇山口冯村,距离市区约10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性利用的小(一)型水库。水库管理处主任赵小明介绍,山口冯水库属钱塘江水系、金华江流域、东阳江主流、赤松溪流域。库区集雨面积20.1平方千米,水库主流长8.37千米,水库正常库容525万立方米,总库容646.2万立方米。

方根全是赤松镇桥里方村人,1972年开始参与山口冯水库建设。水库建成后,他便留在了管理处工作。“上世纪70年代,我们干活是记工分的,没日没夜干。”方根全的记忆还很清晰,起初他是以电工身份过去,后来哪里缺人,他就到哪里。保供电、挑石头、开拖拉机,都有他的身影。“那时候没人教,拖拉机、推土机,上去自己摸索下就开,胆子也大。”

59岁的钱凤奶到水库工地干活时,不过十四五岁。“跟着两个哥哥来的,帮着拉独轮车。”钱凤奶说,独轮车里有时装石块,有时装黄泥。有独轮车算幸福,很多人都是肩挑。“哥哥们力气很大,一车可以拉七八百斤。”时隔多年,钱凤奶说起这段往事还有些骄傲。钱凤奶的记忆中,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她就跟着哥哥们从家里出发,借着月光步行到水库。到水库往往是天蒙蒙亮,如果是冬季,天还是黑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金华县水利工地上处处热火朝天,打钎、挖井、挑土、修堤坝。冬季兴修农田水利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周期长、任务重、强度大。为避开冬季雨雪霜冻等不良天气,赶工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工地上的常态。

“施工现场的机械化程度不高,除了少量的压路机和拖拉机,水利工地上更多繁重、纷杂的劳动要靠人力完成。”赵小明介绍。当年干活有多辛苦?方根全一顿饭最多吃过1.3斤米做的饭,钱凤奶一顿也能吃六七两。工地上最常见的菜,就是冬瓜。

当年,唯一的娱乐活动是在工地看电影。《连心坝》《同志,感谢你》《祖国啊,母亲》《大刀记》《奥金玛》等电影,被大家津津乐道。“不过,观看的多是住在水库的施工人员和附近村的村民。”方根全说,很多干活的人晚上要回家,等看完电影就太晚了。

从山口冯水库的建造周期,也能看得出建设的不易。水库于1958年7月开工建设,1960年3月完成坝高19米,1960年冬至1963年完成坝高21.7米,坝顶宽仅1米,坝长154米,蓄水量65万立方米,但在坝高12米以上无心墙(大坝中间起抗渗防水作用的结构称为“心墙”)。1964年,续建时曾返工(大坝翻挖、重新衔接心墙),至1971年冬完成坝高27米,坝顶宽2米,坝顶长214米。1976年,又开始续建,至1981年12月完成设计规模,达到目前坝高45.6米。1984年,增设水位观测孔,并改建溢洪道。1992年,改折线型实用堰为曲线型实用堰。2009年,金东区水务局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

在管理处办公室,赵小明还找出一份工地简报,字迹已不清晰。简报的制作者是来自赤松镇山口冯村的冯力行,他也是山口冯水库的修建者。简报上的所有诗句都是他写的:大地银装霜似雪,兴修水利掀高潮……成群结队一条龙,挖泥车土赛愚公……

如今,山口冯水库风景优美,这里的野生鱼获有机认证。无论是兜兜转转回到水库管理处的钱凤奶,还是耄耋之年的方根全,山口冯水库的每一次变化都让他们欣喜。

一浮桥一渡船 连起隔江相望两地人

2

1991年,许勇富34岁。对于照片上的场景,他最熟悉不过。金华开发区洋埠镇洋埠村附近东西两边住着一大群渔民,他们自称渔民村,许勇富就是地地道道的渔民。

历史上的洋埠村是衢江边的一个重要码头,水运业和集贸市场十分发达。由于该村沿江埠头多,南来北往的商贾也多。但是,码头与渡口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

洋埠镇与兰溪市游埠镇的村民历来隔衢江相望,交往频繁。有村民说,洋埠村与洋港村(属游埠镇管辖)原来仅是一条小溪之隔。有一年发洪水,衢江多处堤坝被冲垮,水流改道,把洋港与洋埠远远隔开了。

从小跟着父亲在江边长大的许勇富介绍,当时水浅,江面比现在窄得多,宽六七十米。“照片里,大家行走的是浮桥,用一艘艘铁制小船临时搭建而成。”许勇富告诉记者,水位再高一点,就只能坐船。

洋埠镇让宅村村民、衢江防洪堤坝巡查员洪世龙介绍,罗埠、洋埠区域有4个渡口,照片中的渡口应该是其中最大的洋港渡口。

照片中的男男女女是哪里人,许勇富表示不好判断。“当时,金华县这边有很多人会去游埠赶集,那边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瓜果蔬菜,都比我们这边多,价格也实惠。”许勇富说,尤其是赶上游埠的猪崽市日(猪崽交易日),或者是周边乡镇的物资交流会,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就更多了。来往的人,有去游埠的,有到洋埠的,也有农民将自家种的菜拿到对岸卖的。

衢江金华段游埠枢纽建成后,这样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唯独江边的两棵杨柳树是当年的见证者。“以前,大家就在树下等船。”洪世龙说。

1991年时,渡船是木质的,靠人工撑。“最早的时候3分钱一趟,1991年应该是2角左右。”许勇富依稀记得,自行车算半价,三轮车就得全票。后来,有了机械船。洋港渡口的这艘是4.5米宽、18米长的大铁船,核载100人,每人收费2元,小汽车、拖拉机收10元一辆。此前,摆渡的是洋港村的张国儒、张益仪父子俩。张益仪说,最热闹的时候,这个渡口有十几艘船。

采访这天,洪世龙带着记者去距离洋港渡口约2公里的让宅渡口。58岁的胡田文是渡口的摆渡人之一,10多岁便跟着父亲摆渡。“早年间村里有5艘客船,我们大队每一个生产队都备有一艘,撑渡人员由每个小队选派一人。”胡田文说,1987年,他承包了码头。

摆渡人习惯把上午7点半之前称作撑早渡,下午5点之后叫撑夜渡。那些年,胡田文凌晨4点出工,要是碰上坐夜渡的人,那就没有固定下班时间了。“万不得已才要大半夜的到对岸去,所以就算半夜三更有人要摆渡,我也要出工。”

夏天人在船上热得难受;冬天江风阴冷,冻得人发抖。一年四季差不多每天都有渡船,到了梅雨季节,衢江有时会发洪水,出于安全考虑,航管所会通知暂停撑渡。摆渡不全是辛苦,胡田文和妻子,便是岳父牵线的。“岳父坐船,看中了我。”胡田文笑笑说。

如今,浮桥和渡船早已停用,连接洋埠镇和游埠镇的是一座桥,可供行人、电动车和小轿车通行。“现在,桥上每天有不少人往返,早上去游埠买菜,晚上去游埠跳广场舞。”胡田文说,他现在成了洋埠江边的一名保洁员。

筑堤护家享安宁 人水和谐映兰城

3

下图是1993年11月27日刊登在《金华日报》上的一张新闻图片《“三江”治理掠影》,说的是当年11月20日到11月26日,兰溪市城南乡(今上华街道)夏家村400余村民连续奋战在工地。

时隔28年,记者在兰溪上华街道夏家村见到了照片上笑容灿烂的主角,今年已经80岁的何樟芝。

“听说你们当年干活很辛苦,怎么还笑得这么开心,是不是看到相机镜头了?”记者打趣道。

“活都得干,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而且干的是于己有利、造福后代的活。”何樟芝笑笑说。老人还记得,1993年当天的报纸出来后,村里人还喊他看报:“老何,你上报纸了。”

兰溪城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但是,凡事总有两面性。对于兰江水,兰溪百姓又爱又恨:这里因水而兴,是著名的“小上海”;这里亦曾因水而受灾,十年九涝。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兰溪大兴水利,根治三江水患。

1993年8月,兰溪举行“三江”治理誓师大会,投入3.35亿元,基本完成10年一遇标准堤83公里、20年一遇标准堤65公里,拉开全市江河治理的建设序幕。

何樟芝介绍,当年修筑堤坝是以资代劳、以工代赈,任务分配到各个村,再落到每家每户。“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当年,何樟芝和妻子两个人到江边干活。夏家村分到的江岸,位于现在的马公滩区域。

每天早上6时,何樟芝骑自行车载着妻子,妻子拎着饭菜,赶赴工地。“路不好,秋冬季天亮得晚,到工地一般得早上7点。”何樟芝说,男女老少都在工地上,体力差点的装泥沙,强壮的男人就负责挑沙。

“那些年洪水来的时候,家里物件来不及搬走,洪水漫过屋顶,村民们都逃到附近地势高一些的皂洞口村躲水。”夏家村支书董建军说,因此,村民们对于参与“三江”治理工程很积极。“当年在一起干活的都是同村人,现在村上七八十岁的老人基本都去干过。”

兰溪市水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徐惠平是个老水利人,工作30余年一直与水打交道。在他看来,这张照片是当年兰溪“三江”治理的一个缩影。“兰溪堤防建设取得的成绩,与上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与当地历届党委、政府倾注心血有关,更与兰溪人民永绝水患的坚定决心有关。各方面的力量交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治水合力。”

当年,徐惠平是“三江”治理的设计组组长,白天,他和同事们在江岸勘测情况,与村民沟通交流,晚上就开始着手画图纸。“资金、材料、技术都跟现在没法比,但大家硬是干出了成绩。”徐惠平记忆中,外董村有一户人家出了1000多元。

由于洪水频繁,兰溪有着筑堤防洪的悠久历史,有人说,一部兰溪发展史,也是一部兰溪沿江人民的治水史。徐惠平介绍,1998年,以农村、城乡接合区域为主的“三江”治理告一段落。同年,溪西片铂蓝湾段堤防加固工程启动,标志着兰溪市城市防洪工程吹响了建设号角。之后几年,兰溪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包括防洪“闭合圈”提升工程建设、城东片防洪堤应急工程(钢闸门段)建设、钱塘江堤防加固工程建设等。

如今,兰溪绝大多数农村堤防的防洪标准已经从之前的5年、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城区也从原来的不设防,提高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除此之外,兰溪百姓也发现,兰江两岸的堤防变得一年比一年漂亮,过去是光秃秃的石块和混凝土,如今变成青翠的草坪、成荫的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