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石柱镇李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日期:2016-05-23 00:00:00 来源:​市河道处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总结 

 

———永康市石柱镇李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李溪,是南溪最大的支流。发源于舟山毛岭,经舟山至前村合申亭溪10.48km2,至上桥有源口溪8.93km2注入,缓转北流经下东桥、白岩下、台门,至古竹桥合新楼溪入杨溪水库,出水库后于石柱有北大迪溪15.17km2注入,经上里溪于寺山脚入南溪。流域面积174.1 km2,主流长31km,平均比降4.656‰,其中上游舟山溪主流长12.5km,流域面积49.28km2,新楼溪主流长13.2km,流域面积35km2

根据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要求做好2016年省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现将永康市石柱镇李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前期工作

永康是闻明全国的“百工之乡”、“五金之都”、“五金名城”,也是全国五金产业基地。近年来,永康市积极实施“五金名城、生态之乡、商旅大市”的三大战略,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李溪作为南溪的主要支流,流域面积为174.1km2,是永康重要的行洪河道及水源,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为侵占河道现象严重,使河道过水断面缩少,防洪能力降低,曾多次发生洪水漫堤现象。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该区域未经整治的河道脏、乱、差,洪水期河水泛滥,枯水期干枯无水,河道环境与周边环境成为极大的反差,迫切需要进行整治。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经永康市政府、水务局、石柱镇政府及当地相关村认真研究,决定成立永康市石柱镇李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李溪进行全面的治理。工程以水环境整治与休闲设施完善为主,通过对现有堤岸绿化进行补植,以美化环境;配套建设绿道(休闲道路、自行车道)、行车道、厕所、路灯、庭院灯等设施,以营造优美休闲场所;建设堰坝,对河道淤积物进行清理,以提高水面率;按规划河宽进行设计,为下一步达到防洪标准留下余地。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永康市发展和改革局文件(永发改【20148号)进行批复,初步设计报告由永康市水务局文件(永水务许【20147号)进行批复,水土保持方案由永康市水务局文件(永水务许【201410号)进行批复。工程在永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参加投标的施工企业要求具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及以上资质等级,最终浙江龙游天苑建设有限公司中标,并201481日正式开工

二、河道整治

本工程完成投资13859177元,整治河道总长2.09km。共清淤疏浚河道1.15km;新建河道护岸2.11km;河道两岸沿岸绿化3.65km;新建蓄水堰坝两座及河埠头7座;共设6米宽行车道3段,总长1888m;绿道5212m(其中自行车道设2段,长1747m;休闲道共5段,总长3465m);拆除重建提水泵站二座;布置绿化景观点有一处,共6000 m2;坡面补绿3.7m2;环保厕所3处;垃圾处理池1处;路灯、庭

院灯工程沿自行车道或行车道边安装,共182处。

 

李溪整治前照片

 

 

李溪整治后照片

 

三、天然材料和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李溪河道建设中,力求河道平原形态自然弯曲,断面形式保持自然缓坡断面,堤岸形式突出生态、自然的风格,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整治中采用的天然材料和新技术、新材料主要有生态格宾网、生态砌块、生态大卵石等。坡脚采用1m*1m生态网格挡墙,挡墙基础采用1m厚,1.5m长生态网垫防冲护脚。岸顶至坡脚坡面曲线化,清除阻水灌木,保留原有乔木,坡面坡比小于1:1.5,在坡面设置休闲走道,同时防止坡面冲刷坡脚至岸顶铺设三维植物网垫,坡面种植乔木、草皮,坡脚、水面接触带种植挺水植物。

 

 

与此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对河岸原有灌、乔木等植物给予充分保留,对于某些河道拓宽后,位于河道中间的树木,采用河中生态岛的形式保留。

 

 

 

河中生态岛

 

 

 

 

河中休闲生态岛

 

四、工程效果

李溪经过全力整治,河道环境得到了全面的改观和美化。河床洼地经平整疏浚,在确保2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建成多处生态雨林。河滩曲径,以卵石铺就;天然绿岛,用溪石围护;溪中溪小桥流水潺潺。“亲水台”边建有传统的“放生池”和“鱼槽”、“鱼道”,水波粼粼,鱼虾畅游。整条河道建有桥梁、亭榭、坡梯、埠头、踏步路缘等建筑物。在此基础上,加强河道周边的保洁工作,定时清理河面垃圾,给周边百姓提供了一个良好舒适的滨水环境,成为了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经问卷调查,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李溪岸边生态休闲园地

 

 

李溪两岸休闲走道

五、验收管护

永康市石柱镇李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于20151218日完成验收。工程验收后,推行“五定一落实”工作机制,即“定人、定河段、定标准、定任务、定报酬,落实专人监督检查”,对李溪河道实行分段按村整治,严格落实“河长制”。为强化工作落实,建立联村干部周三必查、班子成员每周督查,主要领导周三晨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督办,对工作未落实、进度拖后腿、环境卫生差的村主职干部进行约谈,限时完成责任目标。同时,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周对李溪河道进行巡查,发现违法行为立即查处。